教育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和阶层吗?

2022年04月19日 10:04

76

现在,大家还有一个抱怨是“阶层固化”。如果教育不能改变命运的话,那我们阶层是不是固化了?阶层固化”这事得这么看:向上的通道必然艰辛,向下的大门永远打开。所以,你也不能说一定固化,因此有些时候不要抱怨自己没有走上去,你维持了现有的阶层可能并不差,没有走上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我从来不相信起跑线一说,如果有起跑线,父母的格局是孩子的第一个起跑线。不是孩子的智力,是父母的格局。也就是说你哪怕有钱,到了智能时代以后,可能你遇到过几次很倒霉的事,你一辈子的钱就没了,然后的生活就会很糟糕。

所以,一两次的好运是帮不了人的,世界上任何人不可能永远是坏运气。有人跟我说:“我们家祖上有哪个朝代的状元,或者说有个姓张的说我们当时是河北清河张家”。我说你不用给我讲这个,活到今天的所有人没有五十代贫农的,五十代贫农的人早淘汰了,我们活到今天的人祖上全是王侯将相,或者你的亲戚是王侯将相。

那么,就说明人永远有好运的时候,也有恶运的时候。在美国,所有中了千万以上大奖的那些人,基本上不出十年都变成了穷光蛋。只有一家人例外,中奖后跑到一个小镇隐姓埋名过普通工薪阶层的生活。

这说明,一两次好运是帮不了你忙的,同时人也不会总是坏运气。运气这事很重要。所有成功人士,总会感谢说“老天爷特别照顾我,给了我好运气,所以成功了”,并不是吹牛说,我一定比别人强多少。而那个事干不成的人,则会怪自己是坏运气,说自己怀才不遇,只是运气差一点,自己本事大的不得了。

从这两件事你可以看出来,人如果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话,这件事你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小镇中学,有两个学生,一个学生是“高富帅”,另一个是“屌丝”。当时学校最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布朗小姐非常喜欢那个“高富帅”,在毕业典礼的时候,布朗小姐亲了他。

“屌丝”觉得老师不公平,老师说“你们将来要是像他一样有出息,我照样会亲你们一下。“高富帅”一直很努力,毕业以后就进入大学读新闻系,后来在新闻界很有名,还得了普利策奖。1945年,他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白宫新闻署署长,可以说很成功了。

而另外那个“屌丝”运气就没那么好了。因为家里穷他没有读大学,之后换了很多次工作,感情也很坎坷。但他坚持半工半读。后赶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去参战了。因为比较勇敢,被选去炮兵学院进修。出来以后,一战结束了,他丢了工作,退役回家,开了一个小店,结果还关门破产了。可以说运气真的很差。

但是,他一直在坚持读书,退役后他在大学里又学了法律,就在当地谋求了一份公职,也不是什么高职位,那时候他已经快40岁了。到50多快要退休的时候,他才刚坐稳了自己的职位。

那时候当地一个众议员退下来了,要补选一个众议员,他就代表民主党参选了,但没有人愿意支持他,所以他排名第五。这时候他的好运就来了,前四位因为某种原因都不能参加,民主党只好支持他,他就选上了众议员,从此就从政了,众议员后来又选上了参议员。

1944年,罗斯福决定第四次参选总统,他知道自己活不过4年,副总统必定是自然上位就成为总统了,当时最适合跟罗斯福一块竞选的人是当时的副总统华莱士,但华莱士是一个倾共产主义的人,和苏联的关系走的太近了。所以,华莱士就被排除了。由于“屌丝”一直很谦卑,口碑比较好,他被选中当了副总统,连他自己都很意外。1945年,罗斯福果不其然去世,他晋升为总统。

他就是杜鲁门。而那位“高富帅” 平步青云一直其实都是他在提拔。

所以,人一辈子不会都是坏运气,也不会都是好运气。

教育确确实实能够改变命运,不要指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史蒂芬森,从最底层一下子到最顶层,认识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认识清楚自己的目标,教育是一个途径。

美国社会阶层分化很明确,基本上只有5%的人能够从底层的20%上升到上层的20%。所以,只要把这些孩子与周围糟糕的环境隔离,他们都是可塑之才。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好好读书,并且要有读公立学校,拥有一技之长。

今天我们整个国家都提倡博雅教育、通识教育,而实际上,在中国,可能80%的人需要的是技能教育。衡水中学所培养的人和清华附中培养的不是一类人,让衡水中学像北京顶级中学那样培养人是错的。所以,社会需求不一样,针对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向上一个阶层的路注定是艰辛的


实际上,中产阶层的孩子是最辛苦的。经常有家长和我抱怨孩子太辛苦,平时要上课、补习,还要学各种艺术体育等。我告诉他,中产阶级想要进入精英阶层,就是最辛苦的。因为:

你的孩子需要具备一技之长(接受技能教育),否则没有立足之地。

所有你认为的精英阶层需要具备的技能,需要在在他这一代人中补齐。

所以,中产家庭的孩子是最辛苦的,因为向上的通道太窄了,而教育也不会是轻松的,只会更辛苦。要知道,向上的路注定是艰难的,而向下的大门永远敞开,不辛苦就会面临阶层下滑。

在美国也一样,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是最辛苦的。在真正的上层社会,你拥有的资源是别人没办法比的。例如,特朗普的女婿,据说连算数都算不清楚,但是因为他父亲给哈佛捐了几百万,所以他很轻松进入了哈佛。

教育是阶层跨越最可靠的路径

v

“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如果说我能爬得更高,是因为父母提供的台阶和后期的教育。


千百年来教育是实现阶层跨越的唯一最为可靠的方式。“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这个过程的真实写照,寒门子弟通过古代的高考——科举完成自己人生的跨越,如果考进清华北大——金榜题名,那么就是形成几个层级的跨越。

1、用代际人的眼光看到阶层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读书无用论充斥着社会,“大学生毕业不如农民工工资高”、“大学没毕业成为世界的首富,读书有什么用”。这种无知的论调麻痹着一些学生,甚至还能麻痹家长。

大学生毕业生能完成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能为自己的子女进一步跨越阶层提供一个小的台阶,从第一代是农民、第二代是做高收入职业、第三代创业、第四代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学习艺术和哲学,也许是用两代人支撑第三代人做高收入职业。但是是在爬升,而农民工人面临着尴尬的现状——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何处安放飘荡的灵魂。

比尔盖茨是大学没有毕业,在那一波康波周期回升期,新技术开始不断发展壮大的时候,创业建立了微软。但是不要忘记,他的父亲是著名律师,母亲是社会活动家,是华盛顿大学的董事国际联合劝募的主席。比尔盖茨生日时,他们送保时捷当生日礼物,购买当时来说比较昂贵的电脑给比尔盖茨,让他开阔眼界。

股神巴菲特的父亲开股票经纪公司的,还当过4届国会众议员,从小就了解到很多股票和投资知识,后来师从格雷厄姆。

他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后能走得更远。在阶层代际传承里面也是这样,只有父母提供更高的平台和台阶才能让子女爬上更高的层级。


学习改变命运 教育跨越阶层 新时代是寒门逆袭的最好时候 

以前人常说“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老爸”!很多人把现在的时代说成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感叹不绝于耳!但是事实上寒门这个很多人抱怨或者无法改变的出身正在遇到它绝地反击的最佳时刻和最好的时代!

正如互联网时代行业内每半年都要洗牌,不管是大洗小洗!与此同时,马上有一股势力会在中国崛起!因为互联网,物联网的时代很多信息资源共享也更加透明,以前寒门相较于其他“门”最缺少的信息资源得到了弥补!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感召下,很多人都投入到创业中,合作共赢成为趋势!而且大有机会完成逆袭!因为现在信息更加透明化,早已不在于你认识谁,而在于你是谁!如果大家都忽悠,只要你靠谱,把事情做好了!起码不管你是怎样的寒门,很多人都喜欢与你合作!因为物以稀为贵!这样你离逆袭也就不远了!